結腸癌篩查建議每5-10年進行一次結腸鏡檢查,具體間隔需結合個人風險因素調整。
1、一般風險人群篩查建議:
年齡在45-75歲且無特殊風險因素者,推薦每10年接受一次結腸鏡檢查。糞便隱血試驗或糞便免疫化學檢測可作為替代方案,需每年進行一次。若采用乙狀結腸鏡檢查,建議每5年復查并配合每年糞便檢測。篩查間隔的設定基于結腸息肉惡變通常需要10-15年的窗口期,定期檢查能有效發現癌前病變。
2、高風險人群篩查方案:
具有家族史、炎癥性腸病或遺傳性息肉病綜合征者需縮短篩查周期。一級親屬患結腸癌的人群應從40歲開始篩查,或比親屬發病年齡提前10年,每5年復查。林奇綜合征患者建議每1-2年進行結腸鏡檢查,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確診后每年都需監測。既往發現進展期腺瘤者應在3年內復查,非進展期腺瘤可延長至5年。
除規范篩查外,日常需保持膳食纖維攝入量每日25-30克,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控制體重指數在18.5-23.9范圍。限制紅肉攝入每周不超過500克,避免加工肉制品。戒煙并限制酒精攝入,男性每日不超過25克乙醇,女性不超過15克。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血便或體重下降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不必等待既定篩查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