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射病主要表現為高熱、意識障礙、無汗三大核心癥狀。熱射病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屬于高溫相關急癥,需立即就醫處理。
1、高熱:
體溫迅速升高至40攝氏度以上是熱射病的典型特征。由于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機體產熱與散熱失衡,核心溫度持續攀升。皮膚觸之灼熱干燥,常伴有面色潮紅,體溫計測量可明確顯示超高熱狀態。這種異常高熱會直接導致多器官功能損傷,需通過物理降溫結合醫療干預緊急處理。
2、意識障礙:
中樞神經系統受損表現為譫妄、嗜睡或昏迷等意識改變。患者可能出現胡言亂語、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神經系統癥狀。這與高溫導致腦細胞水腫、血腦屏障破壞有關。臨床檢查可見瞳孔對光反射遲鈍,嚴重者出現去大腦強直狀態,提示預后不良。
3、無汗:
皮膚干燥無汗是區別于普通中暑的重要標志。當汗腺功能衰竭時,機體喪失最重要的散熱途徑,體表可見皮膚發紅但完全無汗液分泌。觸診可感知皮膚灼熱且干燥如羊皮紙,這種體征往往伴隨循環衰竭,需警惕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并發癥。
預防熱射病需避免高溫時段戶外活動,選擇棉質透氣衣物并及時補充含電解質飲品。出現早期中暑癥狀如頭暈、乏力時應立即轉移至陰涼處,用濕毛巾冷敷大動脈處。對于戶外工作者,建議采用間歇休息制度,每小時補充200-300毫升淡鹽水。老年人、兒童及慢性病患者在高溫天氣需保持環境通風,必要時使用空調調節室溫至26-28攝氏度。若發現疑似熱射病患者,在等待急救期間應持續進行物理降溫,同時確保呼吸道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