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常用藥物主要包括抗生素類、消炎止痛類、局部抗菌類等,常見藥物有甲硝唑、阿莫西林、多西環素、布洛芬、氯己定含漱液等。
1、甲硝唑:
甲硝唑是治療厭氧菌感染的常用藥物,對牙周炎相關的牙齦卟啉單胞菌等病原體有顯著抑制作用。該藥物可口服或制成局部凝膠使用,能有效緩解牙齦紅腫、出血等癥狀。使用期間需避免飲酒,可能出現胃腸道不適等副作用。
2、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屬于β-內酰胺類抗生素,適用于中重度牙周炎伴細菌感染的情況。該藥物通過破壞細菌細胞壁發揮殺菌作用,常與甲硝唑聯用以增強療效。過敏體質者需提前進行皮試,常見不良反應包括皮疹、腹瀉等。
3、多西環素:
多西環素作為四環素類抗生素,具有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的作用,可減緩牙周組織破壞。該藥物可采用全身給藥或局部緩釋劑型,特別適合侵襲性牙周炎患者。服藥后需避免日曬,可能出現光敏反應或食管刺激癥狀。
4、布洛芬:
布洛芬是非甾體抗炎藥的代表藥物,能緩解牙周炎引起的牙齦腫痛和咬合不適。該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反應,適合短期癥狀控制。長期使用可能增加消化道出血風險,腎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5、氯己定含漱液:
氯己定含漱液是常用的局部抗菌劑,通過破壞細菌細胞膜發揮廣譜抗菌作用。每日含漱可有效減少牙菌斑堆積,改善牙齦炎癥。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牙齒著色或味覺改變,建議間斷性使用并配合專業潔治。
6、米諾環素軟膏:
米諾環素軟膏是牙周袋內給藥的緩釋制劑,能在局部維持高濃度藥物作用。該藥物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特別適合深牙周袋的治療。使用時需由專業醫師進行牙周袋內放置,可能出現局部刺激感。
7、替硝唑:
替硝唑是硝基咪唑類衍生物,抗菌譜與甲硝唑相似但半衰期更長。該藥物對牙周致病菌如具核梭桿菌等有較強殺滅作用,胃腸道反應較甲硝唑輕微。用藥期間仍需禁酒,神經系統疾病患者慎用。
8、乙酰螺旋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屬于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對牙周炎常見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該藥物組織滲透性好,能在牙齦組織中達到較高濃度。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需定期監測相關指標。
9、西吡氯銨含片:
西吡氯銨是季銨鹽類表面活性劑,通過改變細菌細胞膜通透性發揮殺菌作用。該含片能緩解牙齦出血和口腔異味,適合輕度牙周炎輔助治療。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口腔黏膜刺激癥狀,建議餐后含服。
牙周炎藥物治療需在牙周基礎治療如潔治、刮治基礎上進行,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專業牙周檢查。日常護理應選用軟毛牙刷和牙縫刷清潔牙齒鄰面,配合含氟牙膏增強牙體抗齲能力。飲食上減少精制糖攝入,增加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果如獼猴桃、西蘭花等,有助于膠原蛋白合成和牙齦健康。戒煙可顯著改善牙周組織微循環,避免劇烈溫度變化的食物刺激牙齦。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能提升免疫力,輔助控制牙周炎癥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