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咳可選用右美沙芬、苯丙哌林或復方甘草片等鎮咳藥物,具體效果與病因有關。干咳治療需考慮感染性因素、過敏反應、胃食管反流、環境刺激及藥物副作用等不同誘因。
1、右美沙芬:
右美沙芬為中樞性鎮咳藥,通過抑制延髓咳嗽中樞發揮作用,適用于無痰干咳。該藥對感冒、咽喉炎等引起的刺激性干咳效果顯著,但需注意痰多患者禁用,可能引發痰液阻塞。服藥期間可能出現頭暈、嗜睡等不良反應,需避免駕駛或操作機械。
2、苯丙哌林:
苯丙哌林兼具中樞與外周鎮咳作用,能阻斷肺-胸膜的牽張感受器產生的迷走神經反射。對急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伴隨的干咳有緩解效果,作用強度約為可待因的2-4倍。服藥后可能出現口干、乏力等反應,妊娠期婦女慎用。
3、復方甘草片:
復方甘草片含甘草流浸膏、阿片粉等成分,通過覆蓋呼吸道黏膜發揮鎮咳祛痰作用。適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等引起的干咳,但連續服用不宜超過7天。含阿片成分可能引起便秘,長期使用存在依賴性風險。
4、抗組胺藥物:
氯雷他定等第二代抗組胺藥可緩解過敏性鼻炎、咽喉炎導致的干咳。這類藥物通過阻斷H1受體減輕組胺介導的黏膜水腫和癢感,對夜間加重的過敏性干咳效果明顯。可能出現口干、頭痛等不良反應,嚴重肝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
5、質子泵抑制劑:
奧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適用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干咳,通過抑制胃酸分泌減少反流物對食道的刺激。這類藥物需連續服用2-4周才能顯效,可能引起腹脹、腹瀉等消化道反應,長期使用需監測血鎂水平。
干咳患者日常應保持室內濕度40%-60%,避免接觸冷空氣、粉塵等刺激因素。飲食宜選擇銀耳羹、蜂蜜水等潤燥食物,忌辛辣油炸食品。吸煙者需嚴格戒煙,睡前3小時避免進食可減少胃酸反流。若咳嗽持續超過3周、伴隨咯血或呼吸困難,需及時排查肺結核、肺癌等嚴重疾病。適度進行腹式呼吸訓練有助于緩解慢性咳嗽,合并過敏體質者需定期清洗床上用品減少塵螨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