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瘤通常由普外科或整形外科治療,具體科室選擇需根據腫瘤位置、大小及患者需求決定。脂肪瘤的處理方式主要有觀察隨訪、手術切除、微創治療、病理檢查、術后護理。
1、觀察隨訪:
體積較小且無不適的脂肪瘤可暫不處理,建議每6-12個月復查超聲監測變化。若生長緩慢、無疼痛或壓迫癥狀,多數無需特殊干預。日常避免反復摩擦刺激瘤體部位。
2、手術切除:
直徑超過3厘米或影響功能的脂肪瘤需手術切除,普外科常采用局部麻醉下完整剝離術。手術適應癥包括快速生長、疼痛、影響美觀或位于關節等特殊部位。術后復發率不足5%。
3、微創治療:
整形外科可能采用吸脂術或小切口切除,適合體表多發小脂肪瘤。激光輔助脂肪溶解等新技術創傷更小,但需評估腫瘤包膜完整性以防復發。
4、病理檢查:
所有切除組織均需送病理檢查以鑒別脂肪肉瘤等惡性腫瘤。若病理提示細胞異型或異常增生,需轉診腫瘤科進一步治療。典型脂肪瘤病理表現為成熟脂肪細胞構成。
5、術后護理:
術后保持傷口干燥清潔,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切口裂開。深部脂肪瘤切除后可能需加壓包扎預防血清腫。術后1周拆線,瘢痕體質者可配合硅酮制劑減輕增生。
脂肪瘤患者日常需控制體重避免肥胖,減少高脂飲食攝入。規律運動有助于調節脂代謝,推薦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多發性脂肪瘤患者建議每年體檢監測血脂水平,合并高脂血癥時需在內科指導下用藥調控。術后復發或新發瘤體應及時就診評估,避免自行擠壓或針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