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避孕藥和緊急避孕藥的主要區別在于使用目的、作用機制和適用場景。短效避孕藥用于常規避孕,需每日服用;緊急避孕藥用于事后補救,需在無保護性行為后72小時內服用。
1、使用目的:
短效避孕藥是常規避孕手段,通過抑制排卵、改變宮頸黏液和子宮內膜環境實現長期避孕效果,需按周期連續服用。緊急避孕藥是事后補救措施,僅在無保護性行為或避孕失敗后使用,通過延遲排卵或干擾受精卵著床達到避孕目的,不可作為常規避孕方式。
2、作用機制:
短效避孕藥含低劑量雌激素和孕激素,通過負反饋調節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穩定抑制排卵。緊急避孕藥主要成分為大劑量孕激素如左炔諾孕酮或抗孕激素如米非司酮,通過短時間內改變激素水平干擾受孕過程,對已著床的胚胎無效。
3、服用方法:
短效避孕藥需從月經周期首日開始每日固定時間服用,連續21天后停藥7天或每日服用活性藥片如28天裝。緊急避孕藥需在無保護性行為后72小時內單次服用左炔諾孕酮或分兩次服用米非司酮,服藥時間越早效果越好。
4、避孕效果:
規范使用短效避孕藥的有效性達99%以上,漏服會降低避孕效果。緊急避孕藥整體有效性約85%,受服藥時間、體重等因素影響,且不能終止妊娠。兩者均不能預防性傳播疾病。
5、副作用差異:
短效避孕藥可能引起乳房脹痛、點滴出血等輕微反應,通常2-3個月后緩解。緊急避孕藥因激素劑量大,更易導致惡心嘔吐、月經紊亂等短期不適,長期反復使用可能擾亂月經周期。
選擇避孕方式需根據個人需求咨詢短效避孕藥適合有穩定性生活的女性,兼具調節月經、改善痤瘡等額外獲益;緊急避孕藥僅作為補救措施。無論采用何種藥物避孕,均需注意藥物禁忌癥,如血栓病史、嚴重肝病等患者慎用。建議同時結合避孕套使用以降低性傳播疾病風險,定期進行婦科檢查評估避孕方案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