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的治療需根據病因選擇藥物,常用藥物包括蒙脫石散、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諾氟沙星等。
1、止瀉藥物:
蒙脫石散通過吸附腸道內病原體和毒素緩解腹瀉,適用于病毒性或輕癥細菌性腸炎。該藥物不進入血液循環,安全性較高,但過量使用可能引起便秘。用藥期間需配合補液預防脫水。
2、益生菌制劑: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可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改善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罹苿┬栌脺厮头?,避免與抗菌藥物同服。對乳糖不耐受者需選擇不含乳糖的劑型。
3、抗菌藥物:
諾氟沙星適用于細菌性腸炎,可抑制志賀菌、沙門菌等致病菌。需嚴格遵醫囑完成療程,避免耐藥性產生。18歲以下人群及孕婦禁用喹諾酮類藥物。
4、解痙止痛藥:
顛茄片能緩解腸痙攣引起的腹痛,青光眼患者禁用。該藥物可能引起口干、視物模糊等副作用,癥狀緩解后應及時停藥。
5、補液鹽:
口服補液鹽可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預防脫水并發癥。建議少量多次服用,嚴重脫水者需靜脈補液。糖尿病患者應選擇無糖配方。
腸炎恢復期需選擇低纖維、低脂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蒸蛋等。避免生冷、辛辣及乳制品攝入。癥狀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發熱、血便時需及時就醫。日常注意餐具消毒、飯前便后洗手,冰箱食物需充分加熱后食用。慢性腸炎患者建議定期進行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