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腫痛與內臟上火無直接關聯,可能由牙菌斑堆積、齲齒、牙周炎、智齒冠周炎、維生素缺乏等因素引起,可通過口腔清潔、抗感染治療、局部消炎、營養補充、拔牙等方式緩解。
1、口腔衛生差:牙菌斑長期堆積刺激牙齦,誘發炎癥反應。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齒,配合牙線及沖牙器清除鄰面菌斑,定期洗牙去除牙結石。
2、齲齒發展:細菌侵蝕牙體形成齲洞,導致牙髓或根尖周感染。需進行齲齒充填治療,根管感染時采用氫氧化鈣糊劑根管消毒,嚴重者需行根尖切除術。
3、牙周疾病:牙周炎造成牙齦紅腫出血、牙槽骨吸收。采用齦下刮治清除牙周袋內菌斑,局部應用米諾環素緩釋藥膜,重度者需牙周翻瓣術。
4、智齒阻生:第三磨牙萌出不全形成盲袋,食物嵌塞引發冠周膿腫。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消炎,拍攝X光片評估阻生情況,必要時手術拔除阻生齒。
5、營養失衡:維生素C缺乏導致毛細血管脆性增加,維生素B2缺乏易引發口角炎。增加獼猴桃、鮮棗等富含維生素C食物,補充動物肝臟、蛋黃等維生素B2來源。
牙齦腫痛期間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選擇軟質易咀嚼的粥類、蒸蛋等,用淡鹽水漱口保持口腔堿性環境。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促進血液循環,但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炎癥反應。出現持續發熱、頜面部腫脹或張口受限時需及時就醫,排除頜骨骨髓炎等嚴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