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精癥主要表現為精子活力下降,常見癥狀包括精液量減少、精子活動力分級異常、精子存活率降低、精液液化時間延長、精子畸形率增高、精液酸堿度異常、精液顏色改變、性功能減退、生殖道感染癥狀及生育能力下降。
1、精液量減少:
正常精液量應≥1.5ml,弱精癥患者常出現精液量低于標準值。可能與附屬性腺分泌功能異常、射精管部分梗阻有關,需通過精液常規檢查確診。改善方式包括補充鋅元素、治療前列腺炎等原發病。
2、活動力分級異常:
根據WHO標準,前向運動精子PR級應≥32%,弱精癥患者PR級精子比例顯著降低。常見于精索靜脈曲張、內分泌紊亂等情況,可通過顯微取精術評估精子真實運動能力。
3、存活率降低:
精子存活率正常應≥58%,弱精癥患者常低于此值。與生殖系統感染、抗氧化能力下降相關,表現為伊紅染色試驗中死精子比例增高。建議檢查精漿生化指標評估附睪功能。
4、液化時間延長:
正常精液應在60分鐘內完全液化,弱精癥患者可能出現液化延遲或不全液化。主要因前列腺分泌的纖維蛋白溶解酶減少所致,需排查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
5、畸形率增高:
正常形態精子比例應≥4%,弱精癥患者常伴有畸形精子增多。頭部畸形多與DNA碎片率升高相關,尾部畸形可能由纖毛結構異常導致。建議進行精子DNA完整性檢測。
弱精癥患者日常應避免高溫環境,減少煙酒攝入,保證充足睡眠。飲食上多食用牡蠣、堅果等富鋅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E和輔酶Q10。每周進行3-5次有氧運動,避免久坐。建議每3-6個月復查精液質量,嚴重者需考慮輔助生殖技術干預。出現生殖道感染癥狀時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