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可通過觀察典型癥狀結合生活習慣初步判斷,但確診需依賴醫學檢查。主要自我評估指標包括體重變化、飲食習慣、疲勞程度、腹部不適及代謝異常。
1、體重變化:
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是脂肪肝的重要信號,尤其是腰圍男性超過90厘米、女性超過85厘米時。內臟脂肪堆積會直接導致肝細胞脂肪變性,可通過定期測量體重指數BMI監測,若BMI≥28需警惕。
2、飲食習慣:
長期高脂高糖飲食者中約60%存在脂肪肝風險。每日攝入油炸食品、含糖飲料或酒精超過安全量男性酒精40克/日,肝臟代謝負擔加重后可出現右上腹悶脹感,這是肝包膜被脂肪浸潤牽拉的典型表現。
3、疲勞程度:
非特異性疲勞是早期脂肪肝常見癥狀,表現為晨起困倦、午后精力驟降。由于肝細胞線粒體功能受損,能量代謝障礙導致三磷酸腺苷合成減少,這種疲勞感在休息后不易緩解。
4、腹部不適:
約30%患者會出現右上腹隱痛或壓迫感,進食油膩食物后加重。體檢時可嘗試按壓肋骨下緣,若發現肝臟邊緣圓鈍且輕微觸痛,提示可能存在脂肪浸潤。
5、代謝異常:
合并高血壓、空腹血糖偏高或甘油三酯>1.7mmol/L時,發生脂肪肝的概率提升3-5倍。這類代謝綜合征表現可通過家庭血壓計、血糖儀初步篩查。
建議存在兩項以上風險因素者每年進行肝臟超聲和肝功能檢查。日常需控制每日熱量攝入在25-30千卡/公斤體重,優先選擇深海魚、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避免夜間進食和酒精攝入。若出現皮膚黃染、蜘蛛痣等肝硬化征兆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