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前突可能由遺傳因素、不良口腔習慣、骨骼發育異常、內分泌紊亂及外傷等因素引起。
1、遺傳因素:
家族遺傳是下頜前突的常見原因。若父母或近親存在下頜前突或骨性錯頜畸形,子女患病概率顯著增加。這類患者多表現為下頜骨過度生長或上頜骨發育不足,需通過正畸聯合正頜手術矯正。
2、不良習慣:
兒童期長期吮指、咬唇或口呼吸等行為可干擾頜骨正常發育。持續外力作用會導致下頜前移,形成前突面容。早期干預可通過肌功能訓練器糾正,12歲后需配合固定矯治器治療。
3、骨骼異常:
垂體功能亢進或肢端肥大癥等疾病會引起下頜骨過度增生。這類病理性前突常伴隨牙齒開頜、咀嚼功能障礙,需先治療原發病,再通過正頜手術截骨后退下頜。
4、內分泌因素:
青春期生長激素分泌紊亂可能導致下頜骨異常生長加速。女性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因雄激素過高,也可能出現下頜角增大、前突等男性化特征,需內分泌科協同治療。
5、外傷影響:
兒童時期頜面部外傷可能導致髁突骨折或生長板損傷。若未及時復位,會造成下頜骨發育不對稱或前突,成年后需通過牽引成骨術或正頜手術重建咬合關系。
建議存在下頜前突傾向者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兒童每半年評估一次頜骨發育情況。日常避免單側咀嚼或托腮等不良姿勢,生長發育期保證鈣質和維生素D攝入。成年患者需根據嚴重程度選擇隱形矯治、固定托槽或正頜手術,術后需長期佩戴保持器防止復發。伴有呼吸暫停癥狀者應進行睡眠監測,必要時聯合耳鼻喉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