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手術主要切除子宮、部分陰道及周圍淋巴結,具體范圍根據腫瘤分期決定。手術方式主要有全子宮切除術、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
1、全子宮切除:
早期宮頸癌IA1期可能僅需切除子宮體及宮頸,保留卵巢。該術式適用于無淋巴轉移且腫瘤局限于宮頸表層的患者,術后可保留部分內分泌功能。手術路徑可選擇經腹、經陰道或腹腔鏡,需結合患者年齡和生育需求綜合評估。
2、根治性子宮切除:
IB1-IIA2期患者需切除子宮、宮頸上段陰道約2-3cm及宮旁組織。該術式要求完整切除主韌帶和骶韌帶,確保手術切緣陰性。術中需特別注意輸尿管走行區域,避免損傷泌尿系統功能。
3、盆腔淋巴結清掃:
所有浸潤性宮頸癌均需清掃髂總、髂內外及閉孔淋巴結。淋巴結轉移是影響預后的關鍵因素,術中需對可疑淋巴結進行快速病理檢測。若發現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需擴大清掃范圍至腎血管水平。
4、保留神經術式:
對年輕患者可實施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改良根治術,減少術后排尿功能障礙。該技術需精細分離子宮深靜脈下方的神經叢,在保證腫瘤根治前提下最大限度保護膀胱和直腸神經支配。
5、卵巢移位處理:
45歲以下患者可考慮保留卵巢并將其移位至結腸旁溝,避免后續放療損傷。需術前評估卵巢有無微小轉移可能,術后仍需長期監測激素水平及卵巢功能狀態。
術后需加強盆底肌訓練預防尿失禁,每日進行凱格爾運動3組,每組15次。飲食應保證每日60g優質蛋白質攝入,優先選擇魚肉、蛋清及大豆制品。術后3個月內避免負重超過5公斤,定期復查HPV及TCT檢測。出現下肢水腫或異常陰道排液需及時就診,放療后患者需持續使用陰道擴張器防止粘連。保持每日30分鐘步行鍛煉,有助于改善淋巴回流和腸道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