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過敏可通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潑尼松等藥物治療。蝦過敏主要由免疫系統異常反應引起,通常表現為皮膚瘙癢、蕁麻疹、呼吸困難等癥狀。
1、氯雷他定:
氯雷他定是第二代抗組胺藥物,能有效緩解蝦過敏引起的皮膚瘙癢、蕁麻疹等癥狀。該藥物通過選擇性阻斷外周H1受體發揮作用,副作用較小,適合輕中度過敏患者使用。對肝功能異常者需謹慎用藥,可能出現頭痛、乏力等不良反應。
2、西替利嗪:
西替利嗪作為長效抗組胺藥,適用于控制蝦過敏導致的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癥狀。其代謝產物仍具活性,藥效可持續24小時以上。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口干、嗜睡,青光眼患者應避免使用。該藥物與酮康唑等CYP3A4抑制劑合用時需調整劑量。
3、潑尼松:
潑尼松屬于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用于治療蝦過敏引發的嚴重過敏反應如喉頭水腫。通過抑制炎癥介質釋放快速緩解癥狀,但不宜長期使用。糖尿病患者使用可能引起血糖波動,需密切監測。突然停藥可能出現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
4、腎上腺素:
腎上腺素是搶救過敏性休克的首選藥物,通過收縮血管、擴張支氣管迅速緩解蝦過敏導致的循環衰竭。采用肌肉注射方式給藥,需嚴格掌握適應癥。可能出現心悸、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5、孟魯司特:
孟魯司特作為白三烯受體拮抗劑,適用于蝦過敏伴隨的哮喘癥狀控制。通過阻斷氣道平滑肌收縮改善通氣功能,需連續用藥3-7天顯效。偶見興奮、失眠等神經系統癥狀,不建議用于急性發作期治療。
蝦過敏患者日常應嚴格避免食用蝦類及其制品,外出就餐需確認食物成分。可隨身攜帶醫療警示手環,家中常備抗過敏藥物。建議進行過敏原檢測明確致敏蛋白類型,嚴重過敏體質者需配備腎上腺素自動注射筆。烹飪時注意避免交叉污染,海鮮市場等高風險場所建議佩戴口罩。定期復查免疫球蛋白E水平,必要時可考慮脫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