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肚子疼可通過調整姿勢、補充水分、觀察癥狀、就醫檢查和藥物治療等方式緩解。孕婦肚子疼通常由子宮增大、假性宮縮、胃腸不適、泌尿系統感染或先兆流產等原因引起。
1、調整姿勢:
孕婦肚子疼時建議立即停止活動,采取左側臥位休息。這種姿勢能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改善胎盤血流供應。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仰臥,坐立時可用靠墊支撐腰部。若疼痛與胎動有關,可嘗試輕柔撫摸腹部安撫胎兒。
2、補充水分:
脫水可能誘發假性宮縮導致腹痛,建議每小時飲用200毫升溫水??蛇m量補充含電解質的飲品,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觀察尿液顏色,保持淡黃色為宜。合并嘔吐腹瀉時更需少量多次補水,必要時口服補液鹽。
3、觀察癥狀:
記錄疼痛部位、持續時間及伴隨癥狀。上腹疼痛伴燒心可能是胃食管反流,下腹墜痛伴陰道出血需警惕流產。胎動異常減少或消失、持續劇烈疼痛、發熱嘔吐等情況應立即就醫。建議使用手機APP記錄宮縮頻率和強度。
4、就醫檢查:
持續超過1小時的規律腹痛需急診產科檢查,包括胎心監護、超聲檢查和陰道分泌物檢測。醫生會評估宮頸長度、宮口開大情況,排除胎盤早剝、闌尾炎等急腹癥。妊娠晚期腹痛可能需進行胎兒纖維連接蛋白檢測預測早產風險。
5、藥物治療:
在醫生指導下可使用間苯三酚緩解子宮收縮,黃體酮膠囊用于先兆流產保胎。胃腸痙攣可選用鋁碳酸鎂咀嚼片,泌尿系統感染需根據尿培養結果選擇頭孢類抗生素。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藥,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可能致胎兒動脈導管早閉。
孕婦日常應穿著托腹帶減輕腹部負擔,飲食選擇易消化的粥類、蒸蛋等少渣食物,避免豆類、洋蔥等產氣食物。每天進行30分鐘孕婦瑜伽或散步,但出現腹痛應立即停止。保持每日8小時睡眠,午間可左側臥位休息30分鐘。注意會陰清潔,預防尿路感染。建議準備待產包隨身攜帶病歷資料,出現突發腹痛能及時就醫。妊娠28周后建議每兩周產檢一次,密切監測胎兒發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