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霉素軟膏作為廣譜抗生素外用制劑,主要用于細菌性皮膚感染,其適應癥涵蓋膿皰瘡、毛囊炎、小面積燒傷繼發感染等。臨床常見用途包括輕度創面感染、皮膚黏膜交界處炎癥、痤瘡伴發感染、術后切口護理以及潰瘍面保護。
1、創面抗感染:
適用于表淺皮膚創傷繼發細菌感染,如擦傷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軟膏中紅霉素可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使用時需先清潔創面,每日薄涂1-2次。深度創傷或動物咬傷需及時就醫。
2、毛囊炎處理:
對細菌性毛囊炎有明確療效,特別是由凝固酶陽性葡萄球菌引起的炎癥。表現為紅色丘疹伴膿頭時,可局部涂抹配合熱敷。反復發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3、口角炎輔助:
針對細菌性口角炎俗稱爛嘴角,與維生素B2缺乏引起的類型需鑒別。使用前擦干患處,避免藥物隨唾液流失。合并真菌感染需聯用抗真菌藥膏。
4、甲溝炎早期:
適用于無膿腫形成的輕度甲溝炎,可緩解紅腫疼痛。嵌甲所致者需同步糾正修剪方式。形成膿腔或伴發熱需外科切開引流。
5、燒傷后防護:
小面積二度燒傷清創后,可預防性使用防止創面感染。大面積燒傷或三度燒傷禁用,需專業燒傷科處理。油性基質可能影響散熱,不宜厚涂。
6、濕疹繼發感染:
特應性皮炎搔抓后繼發感染時短期使用,原發病需配合糖皮質激素治療。長期使用可能誘發細菌耐藥,連續應用不宜超過1周。
7、臍炎護理:
新生兒臍炎滲出期可用棉簽蘸取涂抹,保持臍部干燥。伴有臭味分泌物或發熱提示可能需口服抗生素。護理時注意手部消毒。
8、肛周感染:
痔瘡破損或肛裂合并感染時可臨時使用。肛門瘙癢需先排除真菌感染。糖尿病患者肛周應用需密切觀察血糖控制。
9、鼻腔感染:
鼻前庭炎或摳鼻導致的黏膜破損感染,可用棉簽少量涂抹。避免深入鼻腔以防誤吸。反復鼻部感染需排查鼻腔結構異常。
10、器械防護:
耳釘、鼻環等穿刺飾品佩戴初期,可薄涂預防穿刺道感染。出現明顯紅腫流膿應立即取出飾品并就醫。對紅霉素過敏者禁用。
使用紅霉素軟膏期間應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接觸眼睛及黏膜。油性基質可能堵塞毛孔,痤瘡患者不宜長期大面積使用。孕婦哺乳期慎用,兒童需在成人監護下使用。出現皮膚灼熱感、瘙癢加重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存儲時避光密封,性狀改變時禁止使用。合理使用抗生素對遏制細菌耐藥至關重要,非適應癥情況不建議隨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