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患者可通過靶向藥物、免疫治療藥物、化療藥物、止痛藥物及輔助藥物維持治療。具體用藥方案需根據基因檢測結果、病理類型及患者身體狀況綜合制定。
1、靶向藥物:
針對特定基因突變的靶向藥物是晚期肺癌的重要治療選擇。EGFR突變陽性患者可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或奧希替尼等酪氨酸激酶抑制劑;ALK融合基因陽性患者可選擇克唑替尼、阿來替尼等藥物。靶向治療具有精準性強、副作用相對較小的特點,但需定期監測耐藥情況。
2、免疫治療:
PD-1/PD-L1抑制劑如帕博利珠單抗、納武利尤單抗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通過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統對抗腫瘤。適用于PD-L1高表達或腫瘤突變負荷較高的患者,部分患者可獲得長期生存獲益,需注意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的監測。
3、化療藥物:
含鉑雙藥化療仍是晚期肺癌的基礎治療手段,常用方案包括培美曲塞聯合順鉑、吉西他濱聯合卡鉑等。對于體能狀態較差的患者可采用單藥化療。化療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消化道反應等副作用,需配合支持治療。
4、止痛藥物:
癌性疼痛管理遵循WHO三階梯原則,輕度疼痛可使用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中度疼痛選用可待因等弱阿片類藥物,重度疼痛需用嗎啡、羥考酮等強阿片類藥物。同時可聯合加巴噴丁等神經病理性疼痛輔助藥物。
5、輔助藥物:
包括止吐藥如昂丹司瓊、升白藥如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營養支持藥物如腸內營養粉劑等,用于緩解治療副作用及改善生活質量。中醫藥輔助治療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避免與西藥相互作用。
肺癌晚期患者的藥物治療需個體化定制,建議在腫瘤專科醫生指導下制定綜合治療方案。治療期間應保持高蛋白、高熱量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可選用魚肉、蛋奶、新鮮果蔬等易消化食物。根據體力狀況進行適度活動如散步、呼吸操等,同時配合心理疏導。定期復查評估療效,及時調整用藥方案,出現嚴重不良反應需立即就醫。家屬應做好疼痛日記記錄,關注患者心理變化,營造舒適的休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