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引起的腹瀉可選用蒙脫石散、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諾氟沙星等藥物。藥物選擇需根據感染類型、癥狀嚴重程度及個體差異決定。
1、蒙脫石散:
蒙脫石散是一種吸附性止瀉藥,通過覆蓋消化道黏膜,吸附病原體及毒素發揮作用。該藥不進入血液循環,適用于病毒性或輕度細菌性腸炎引起的腹瀉,對兒童和孕婦相對安全。使用時需注意與其他藥物間隔2小時,避免影響其他藥物吸收。
2、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
含長型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和糞腸球菌,能調節腸道菌群平衡。適用于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或腸道菌群失調導致的腹瀉,可與蒙脫石散聯用改善癥狀。需用溫水或牛奶沖服,避免高溫破壞活性菌。
3、諾氟沙星:
喹諾酮類抗生素,針對細菌性腸炎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感染有效。18歲以下青少年及孕婦禁用,可能引起關節軟骨損傷。細菌性腹瀉常伴隨發熱、膿血便,需在醫生指導下完成療程,避免耐藥性產生。
4、消旋卡多曲:
腦啡肽酶抑制劑,通過減少腸道水和電解質分泌緩解腹瀉。適用于成人及3月齡以上兒童的急性水樣便,起效快但需控制使用時間。嚴重脫水患者需配合口服補液鹽使用。
5、口服補液鹽: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配方,含氯化鈉、枸櫞酸鈉等成分,預防和糾正脫水。腹瀉期間每排便一次補充100-200ml,分次少量飲用。可自制替代液米湯加鹽,但精確度不及標準補液鹽。
腹瀉期間建議選擇低渣飲食如米粥、面條,避免高脂高纖維食物加重腸道負擔。適當補充含鉀食物如香蕉、土豆預防電解質紊亂。癥狀持續超過3天、出現高熱或血便需及時就醫。注意便后清潔,預防交叉感染。恢復期可逐步添加酸奶、蘋果泥等富含果膠的食物幫助腸道功能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