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癮癥主要表現為病理性重復行為,常見六種類型包括物質依賴、行為成癮、沖動控制障礙、性成癮、網絡成癮及賭博成癮。
1、物質依賴:
物質依賴涉及對酒精、尼古丁或非法藥物的強制性使用,即使出現健康問題仍持續攝入。典型表現為耐受性增加、戒斷反應及無法控制用量。患者可能因多巴胺系統失調導致獎賞機制異常,需通過藥物替代治療結合心理干預緩解。
2、行為成癮:
行為成癮指對購物、運動等非物質活動的強迫性重復,行為頻率遠超正常需求。神經影像學顯示其與物質依賴共享前額葉皮層功能損傷,表現為行為失控、忽視負面后果。認知行為療法可幫助重建行為模式。
3、沖動控制障礙:
以間歇性爆發障礙為代表,患者面臨強烈沖動時無法自控,伴隨實施后的快感與后續悔恨。與血清素能系統功能紊亂相關,可能引發自殘或攻擊行為。情緒調節訓練聯合SSRI類藥物可改善癥狀。
4、性成癮:
性成癮表現為強迫性性幻想或行為,常導致人際關系破裂。大腦獎賞回路異常活躍是核心機制,患者每日花費數小時從事相關活動。團體治療與動機強化干預能有效降低行為頻率。
5、網絡成癮:
過度沉迷網絡游戲或社交平臺,日均在線時間超6小時即需警惕。青少年前額葉發育不完善更易出現,表現為戒斷焦慮、現實社交退縮。家庭行為契約與戶外活動替代是主要干預手段。
6、賭博成癮:
病態賭博者持續追逐賭博刺激,常伴隨財務危機與欺騙行為。伏隔核多巴胺釋放異常使其對輸贏結果極度敏感。治療方法包括財務監管、厭惡療法及伽馬氨基丁酸受體調節劑應用。
成癮癥患者需建立規律作息,每日保證7小時睡眠與30分鐘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游泳。飲食上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魚、核桃等食物,減少高糖飲食。家庭成員應參與治療計劃,通過正性強化幫助患者重建健康行為模式,定期隨訪防止復發。出現自傷或傷人傾向時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