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鼻竇炎早期主要表現為鼻塞、膿性鼻涕和面部疼痛三大癥狀。鼻竇炎在兒童中較為常見,通常由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過敏反應、解剖結構異常或免疫系統功能低下等因素引起。
1、鼻塞:
鼻塞是兒童鼻竇炎最常見的早期癥狀之一,表現為鼻腔通氣不暢或完全阻塞。鼻塞通常由鼻竇黏膜炎癥腫脹和分泌物增多導致,可能伴隨張口呼吸、睡眠打鼾等癥狀。長期鼻塞可能影響兒童睡眠質量,導致白天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生理性因素如感冒或過敏反應引起的鼻塞可通過鼻腔沖洗或局部熱敷緩解,病理性鼻塞需針對鼻竇炎進行治療。
2、膿性鼻涕:
膿性鼻涕表現為黃色或綠色黏稠分泌物,可能從前鼻孔流出或向后流入咽部。膿性分泌物通常提示細菌感染,可能伴隨異味或咳嗽癥狀。兒童可能頻繁擤鼻涕或出現清嗓動作。病毒感染引起的鼻涕多為清亮稀薄,轉為膿性常提示繼發細菌感染。病理性膿性鼻涕需抗生素治療,生理性分泌物增多可通過增加水分攝入稀釋黏液。
3、面部疼痛:
面部疼痛多位于鼻根部、眼眶周圍或前額區域,彎腰或低頭時可能加重。兒童可能表述為頭部不適或拒絕觸碰特定面部區域。疼痛通常由鼻竇腔內壓力增高和炎癥刺激引起,晨起時癥狀較為明顯。上頜竇炎可能引起牙痛樣不適,篩竇炎常伴眼周脹痛。生理性因素如氣壓變化引起的疼痛可自行緩解,病理性疼痛需針對鼻竇炎進行藥物干預。
兒童鼻竇炎早期護理需注重保持鼻腔清潔,可使用生理鹽水噴霧或洗鼻器每日沖洗鼻腔2-3次。保證充足水分攝入有助于稀釋分泌物,室內濕度維持在50%-60%可減輕黏膜刺激。飲食上增加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柑橘類水果和深色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適度運動可促進鼻腔血液循環,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癥狀。若癥狀持續超過10天或出現發熱、視力改變等表現,應及時就醫評估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療或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