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需警惕耳石癥、前庭神經炎和腦卒中三種疾病。眩暈可能由內耳平衡器官異常、前庭神經炎癥或腦血管病變引起,不同病因對應的處理方式差異顯著。
1、耳石癥:
耳石癥是眩暈最常見原因,醫學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器內碳酸鈣結晶脫落進入半規管,頭部位置變化時會刺激毛細胞引發短暫旋轉性眩暈,持續時間通常不超過1分鐘,伴隨惡心但無耳鳴或聽力下降。確診需通過Dix-Hallpike變位試驗,治療以手法復位為主,醫生通過Epley或Semont復位法將耳石歸位至橢圓囊。
2、前庭神經炎:
前庭神經炎多由病毒感染引發前庭神經炎癥,表現為突發持續性眩暈伴惡心嘔吐,癥狀持續數天至數周,頭部活動時加重但無聽力障礙。冷熱試驗可見患側前庭功能減退。急性期需臥床休息,可使用前庭抑制劑如地芬尼多緩解癥狀,后期需前庭康復訓練促進代償。
3、腦卒中:
后循環缺血性腦卒中可導致中樞性眩暈,常伴隨復視、構音障礙、共濟失調等神經系統癥狀。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發的眩暈多持續數分鐘,而小腦或腦干梗死則表現為持續性眩暈。頭顱MRI是確診關鍵,需緊急溶栓或取栓治療。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突發眩暈伴神經功能缺損時應立即就醫。
眩暈發作時應立即停止活動保持坐臥,避免跌倒受傷。記錄眩暈發作的誘因、持續時間及伴隨癥狀有助于醫生判斷病因。長期眩暈患者可進行前庭康復訓練,包括視覺跟蹤練習和平衡訓練。飲食上限制鈉鹽攝入避免內淋巴積水,補充維生素D可能改善耳石代謝。避免快速轉頭、彎腰等動作,睡眠時墊高床頭30度有助于預防耳石癥復發。若眩暈反復發作或伴隨頭痛、聽力下降需及時進行前庭功能檢查與神經科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