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涼可能導致拉肚子。腹部受涼時腸道蠕動加快,可能引發腹瀉,這種情況多見于胃腸功能較弱的人群。
一、生理性因素:
寒冷刺激會直接作用于腸道平滑肌,使其收縮頻率增加,導致食物在腸道內停留時間縮短。水分吸收不充分時,糞便含水量升高形成稀便。部分人群因體質敏感,受涼后還會伴隨腸鳴音亢進或輕微腹痛,通常排便后不適感可自行緩解。
二、病理性因素:
受涼誘發腹瀉可能與腸易激綜合征、慢性腸炎等基礎疾病有關,這類患者腸道黏膜屏障功能較弱。當體溫調節中樞感知寒冷時,交感神經興奮性改變,進一步影響腸道菌群平衡和消化酶活性,出現水樣便或黏液便。癥狀持續超過24小時或伴隨發熱需警惕感染性腹瀉。
日常需注意腹部保暖,尤其睡眠時避免臍周暴露。腹瀉期間可飲用加少量食鹽的米湯補充電解質,選擇低渣飲食如山藥粥、蘋果泥等減輕腸道負擔。適當熱敷神闕穴肚臍有助于緩解腸痙攣,若出現脫水或血便需及時就醫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