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痛逐瘀湯的標準配方包含秦艽、川芎、桃仁、紅花、甘草、羌活、沒藥、當歸、五靈脂、香附、牛膝、地龍等12味藥材,具有活血祛瘀、通絡止痛的功效。
1、秦艽:
秦艽為君藥,性微寒,歸肝、膽經,主要功效為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在方中起到祛除經絡風濕邪氣的作用,尤其適用于肢體關節酸痛游走不定的癥狀。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其含有龍膽苦苷等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效果。
2、川芎: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為血中氣藥,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在方中與桃仁、紅花協同增強活血化瘀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緩解因瘀血阻滯導致的局部刺痛。其有效成分川芎嗪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3、桃仁紅花:
桃仁與紅花為經典活血藥對,桃仁苦甘平,歸心、肝、大腸經,破血行瘀;紅花辛溫,歸心、肝經,活血通經。二者合用能顯著增強消散瘀血的效果,針對瘀血阻絡引起的固定部位刺痛、夜間加重等癥狀尤為適用。
4、牛膝地龍:
牛膝苦酸平,歸肝、腎經,具有逐瘀通經、引血下行作用;地龍咸寒,歸肝、脾、膀胱經,擅長通絡活絡。二者配伍可引導藥力下行,改善下肢瘀血疼痛,同時緩解因經絡不通導致的肢體麻木僵硬。
5、調和諸藥:
方中甘草調和諸藥,香附理氣解郁,五靈脂化瘀止血,沒藥散瘀定痛,羌活祛風勝濕,當歸補血活血。這些藥物共同構成輔佐系統,既增強主藥療效,又減少活血藥的耗氣傷血之弊,使全方成為治療瘀血痹痛的代表方劑。
使用身痛逐瘀湯需辨證施治,適用于舌質紫暗、脈澀等典型血瘀證候。服藥期間應避免生冷油膩食物,配合適度活動促進氣血運行。孕婦及出血傾向者禁用,慢性病患者建議在中醫師指導下調整劑量。典型療程為7-14天,若疼痛持續或加重需及時復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