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媽前一個星期小腹隱隱作痛可能由激素水平波動、經前期綜合征、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癥或子宮肌瘤引起。可通過熱敷、調整飲食、藥物干預、心理疏導或手術治療緩解癥狀。
1、激素水平波動:
月經周期中黃體期孕酮水平升高會刺激前列腺素分泌,導致子宮平滑肌收縮。這種生理性疼痛通常表現為下腹墜脹感,可能伴隨乳房脹痛。建議避免生冷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B6和鎂劑緩解癥狀。
2、經前期綜合征:
約40%女性會出現經前軀體不適,與血清素水平降低有關。典型表現包括腹痛、情緒波動和水腫。可通過有氧運動、低鹽飲食和調節睡眠改善,嚴重時醫生可能開具氟西汀等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3、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組織異位生長可能引起進行性加重的經前疼痛,常伴隨性交痛和不孕。超聲檢查可見巧克力囊腫,確診需腹腔鏡探查。治療選擇包括炔諾酮等孕激素類藥物或病灶切除術。
4、盆腔炎癥:
慢性盆腔炎在月經前因充血會導致疼痛加劇,可能出現異常分泌物和發熱。衣原體或淋球菌感染是常見病因,需進行病原體檢測。抗生素治療通常選用多西環素聯合甲硝唑,必要時需住院靜脈給藥。
5、子宮肌瘤:
黏膜下肌瘤在經前因雌激素作用增大,壓迫子宮引發隱痛,可能伴隨經量增多。超聲可明確肌瘤位置和大小,治療方案根據年齡和生育需求選擇,如米非司酮縮瘤或子宮動脈栓塞術。
經前腹痛期間建議保持每日30分鐘快走等適度運動,促進盆腔血液循環。飲食上增加亞麻籽、深海魚類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減少咖啡因和酒精攝入。可嘗試平躺時膝蓋下墊枕頭緩解盆腔壓力,疼痛持續3天以上或伴隨發熱、異常出血時應及時婦科就診。記錄月經周期和癥狀變化的健康日記有助于醫生準確判斷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