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苷注射液是一種促進細胞代謝的輔助治療藥物,主要用于改善機體能量代謝和細胞修復。其主要成分為肌苷次黃嘌呤核苷,通過參與三羧酸循環和能量代謝發揮治療作用。
1、藥理作用:
肌苷是嘌呤核苷類物質,能直接進入細胞轉化為ATP,為低氧或缺血組織提供能量支持。其通過激活丙酮酸氧化酶系統,促進心肌、肝細胞等能量代謝,同時參與蛋白質合成,加速受損細胞修復。在心肌缺血時能改善心肌能量供應,減輕細胞水腫。
2、適應病癥:
臨床適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輔助治療,可改善肝功能指標;用于心肌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時能緩解心肌缺氧;對中心性視網膜炎、視神經萎縮等眼科疾病也有輔助療效。還可用于白細胞減少癥及血小板減少癥的輔助治療。
3、給藥方式:
需嚴格遵循醫囑靜脈滴注,常規劑量為每次200-600毫克,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緩慢輸注。禁止與其他藥物混合使用,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注射過程中需監測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出現胸悶等不適需立即停藥。
4、藥物相互作用:
與雙嘧達莫合用時可能增強擴血管效應;與維生素B12配伍可促進核酸合成;禁止與氯霉素、磺胺類等抑制核酸合成的藥物聯用。用藥期間需避免高嘌呤飲食,痛風患者慎用。
5、注意事項:
偶見面部潮紅、心悸等不良反應,過敏體質者慎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在醫師評估后使用。注射液需避光保存,出現渾濁或沉淀禁止使用。治療期間應定期監測肝功能、血尿酸水平。
使用肌苷注射液期間建議保持低脂高維生素飲食,適量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魚肉、豆制品等。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睡眠有助于藥物發揮療效。肝功能異常患者需嚴格限制酒精攝入,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控制鈉鹽攝取。治療過程中出現持續心悸、皮疹等癥狀應及時就醫調整用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