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1個月的牛奶不建議飲用。牛奶過期后可能因微生物繁殖導致變質,主要風險包括細菌污染、營養成分流失、口感變化、消化系統不適及潛在食物中毒。
1、細菌污染:
牛奶是微生物理想的培養基,過期后巴氏殺菌效果失效,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可能大量繁殖。即使外觀無異樣,飲用后仍可能引發急性胃腸炎,表現為腹痛、腹瀉、嘔吐等癥狀。
2、營養成分流失:
過期牛奶中維生素B族和蛋白質會逐漸分解,鈣質可能形成沉淀物。乳糖在微生物作用下發酵產生乳酸,導致營養價值降低,還可能引起乳糖不耐受者腹脹等不適反應。
3、感官變化:
變質牛奶會出現分層、結塊、顏色發黃等現象,伴有酸敗味或苦味。部分變質初期感官變化不明顯,但已產生有害代謝產物,單純依靠嗅覺判斷存在風險。
4、消化系統刺激:
過期牛奶中的細菌毒素會刺激胃腸黏膜,輕者出現暫時性消化不良,重者可誘發細菌性食物中毒。兒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出現嚴重反應。
5、潛在中毒風險:
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產生的耐熱性毒素無法通過加熱消除,即使煮沸仍可能導致中毒。臨床常見癥狀包括發熱、脫水、電解質紊亂等全身性反應。
建議選擇保質期內的新鮮牛奶,開封后需冷藏并在3天內飲用完畢。若誤飲過期牛奶出現不適,可適量補充電解質溶液觀察,持續嘔吐或發熱需及時就醫。日常儲存牛奶應避免溫度波動,未開封的盒裝牛奶也應避免陽光直射。對于乳制品消耗量小的家庭,推薦選擇小包裝或滅菌乳以降低浪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