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on-4種植牙術后需注意口腔衛生、飲食調整、定期復查、避免局部刺激及觀察異常反應。術后護理直接影響種植體穩定性和長期效果。
1、口腔衛生:
術后24小時內避免刷牙漱口,之后需使用軟毛牙刷和沖牙器清潔種植體周圍。種植體與牙齦交界處易積聚菌斑,建議每日早晚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含漱,配合牙線清理鄰接面。種植體周圍炎是常見并發癥,需通過機械清潔和化學抑菌結合預防。
2、飲食調整:
術后1周內選擇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米糊、雞蛋羹等,避免過熱飲食。2周后可逐步過渡到軟食,3個月內禁止啃咬硬物或粘性食物。種植體骨結合期約需3-6個月,過早負重可能導致微動影響骨整合。
3、定期復查:
術后1周拆線,1個月、3個月、6個月分別進行臨床和影像學評估。通過全景片檢查骨結合情況,使用扭矩測試儀檢測種植體穩定性。每年需進行專業潔治和維護,包括種植體周圍探診深度測量和咬合調整。
4、避免刺激:
術后1月內禁止吸煙飲酒,尼古丁會收縮血管影響愈合,酒精可能干擾藥物代謝。避免劇烈運動和桑拿浴,防止血壓升高引發出血。夜間有磨牙習慣者需佩戴咬合墊,減少種植體機械負荷。
5、異常觀察:
出現持續疼痛、腫脹滲液、種植體松動或修復體破損需立即就診。術后常見暫時性麻木多與局部麻醉相關,若持續超過8小時可能提示神經損傷。種植體周圍黏膜發紅出血是早期炎癥信號,需及時干預。
術后3個月內建議每日補充800-1000mg鈣質和400IU維生素D促進骨整合,可通過乳制品、深綠色蔬菜或營養補充劑獲取。避免用種植牙啃咬堅果、螃蟹殼等硬物,修復體長期承受過大咬合力可能導致基臺螺絲松動或修復體折裂。適度進行面部冷敷可緩解術后腫脹,但需避免直接接觸種植區域。睡眠時抬高頭部15-20度有助于減輕組織水腫。建立包含種植體專業維護的口腔檢查計劃,每6個月進行種植體周圍探診和影像學監測,早期發現并處理骨吸收或軟組織異常。